汽车年检怎成车主噩梦

虽有争议,但定期对汽车进行检测在很多发达国家是常见做法

在美国某些州的确没有年检,是否应继续严格执行年检在一些国家也存争议

在美国少部分州,包括阿拉斯加、阿肯色、印第安纳等的确没有“汽车年检”这种说法,且是既没有安全方面的检查,也没有尾气排放等环保方面的检查。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是曾有过汽车安全年检的,但这项规定也在“费时耗力”的争议之中取消了。2009年10月1日后,华盛顿特区就未再对家用汽车做安全年审。

在南半球的新西兰,情况有些类似。本来新西兰的汽车年检政策近乎苛刻,要求5年内的新车每年检一次,5年以上的每年检两次。但在去年初,政府发布新规定,自2014年开始,新西兰的新车3年间无需再检,3年以上的车子,仅需每年检测一次。新西兰的时任总理还把这个当做了一个不小的业绩,到处宣传“新办法又省时间又省钱,对纳税人有很多好处”。

但美国大多数州都对车辆进行安全和尾气年检,欧盟也会对车辆进行年检

不过像美国少部分州和新西兰这种情况其实是少数,即便在新西兰,在更宽松的车检政策出台后,也仍然有反对的声音,认为政府和大多数人为了省一些时间和钱,便出台了一项“不负责任的新规定”,并且“该变化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

具体来看,在美国,除了前面提到的少数州,在大部分地方都有汽车年审制度,比如特拉华、夏威夷、路易斯安那、缅因州、马萨诸塞州等等,在这些州的年审中,安全检查严格程度也有差别,有些地方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有些宽松些,两年进行一次,但尾气排放检查基本都是两年一次。

在德国,对家用轿车来说,一般新车前三年要进行一次检测,之后会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大约在12到20个月就需要进行一次车检,内容不仅包括刹车、油门等安全问题,还包括像尾气排放、燃油效率等环保项目。而在法国、英国等欧盟其它国家,也包括新西兰的邻居澳大利亚,实施年检的方式和德国类似,但频率和具体条款还是有些细微差别。

总结来看,其实各个国家的政府和车主都认为车辆年检是个劳民伤财的“麻烦事”,但因为汽车的保养状态对行车安全和环境影响都不小,所以多数人都认为由政府制定标准,定期对汽车进行安全检查和环保方面的检查是必要的。

德国的年检标识是一个固定在车上的徽章

中国汽车年检的“特有顽疾”使得其争议之声更大

由于检测网点少,排队时间长,内地车牌的汽车排队车检耗时可达香港车牌三倍

对内地很多地方来说,检测站的超负荷运转导致车主排队检车已习以为常。以郑州为例,该地的机动车保有量在200万辆以上,但由于需要政府派驻人员和繁琐的资质要求,全市只有8个检测点、18条检测流水线,车辆检测能力的上限也只有每年90万辆,按照现有的检测能力,根本不可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机动车年审任务。

在各地检测点都不难看到等待的车龙

反观美国德国和中国香港,由于引入了分包和市场竞争,准入门槛低,具体的实际年审操作是由各个汽车维修点负责,这些汽车维修点包括加油站、汽车经销商、汽车零配件经销商等附设的维修部,遍布各个地方。由于汽车年审点星罗棋布,所以一般不需排队,即使排队,也就等个两、三辆车而已。

而这些,在香港产生了一个有趣的对比。针对香港的一种特有车辆,挂有两地牌照的车(内地和香港)和仅有香港牌照的本地车,他们的车检境遇就完全不同。挂有两地牌照的汽车要走内地的流程,监测网点少,排队时间远长于香港牌照的车,平均排队时间都要超过3小时。而香港牌照的车,年审监测点的分布网点多,检测能力强,往往仅需1个小时就能完成年检。

年检手续复杂,流程繁琐且效率低,一切顺利耗时也要在2个小时以上

根据要求,在国内进行汽车年检的流程大概有十步:开始需要填写尾气检测表与安检表,并提交证件;缴纳检测费;而后还要将车开到检测台进行外观检测和尾气检测;检测制动性能等安全指标等等之后还要由工作人员检测车险保单正本;最后才能拿到年检标识。

根据某汽车网站工作人员测试,在北京,进行一次车辆年检,在所有项目一次性通过的情况下,也需用时2小时左右。而一旦准备材料有所纰漏,或需要排队,耗时往往就会在4-6个小时的区间。

“安检”和“环检”分属不同部门,部门推诿使得部分地区“环检”名存实亡

根据现行的架构,汽车年检的检测点往往由各地方质监局、交警支队机动车辆检测中心和市环保局三家政府部门监管。但由于管控机动车能否上路行驶的权力掌握在公安部门手中,所以质检和环保部门常扮演“打酱油”的角色。

隶属环保部门的汽车环检站工作停滞,门口杂草丛生

以湖北省为例,该省的安检站仅有20%向环保部门申请,更多的安检站是在没有“环检”资格的情况下收取“尾气检测费”,让检测沦为过场。由于安检站隶属公安部门,环保部门不能直接管理,在背负治理大气污染任务的情况下,便出现了不少由环保部门开办的单独检测“尾气”的“环检站”。而车主为了能通过年检,必须在弄清其中门道后,还要往返于两个站点之间,使得本就臃肿的程序更加繁琐。

稀缺的检测点,繁琐的程序和混乱的架构,为汽车年检埋下了大量寻租空间

正是因为车检过程猫腻多,有寻租空间,近年来涉及“汽车年检”的贪腐窝案时有发生:去年广州市车管所一起涉及50余人的腐败窝案曝光,而据了解,从2010年起至案发的2012年4月,涉案检测站每月有300到400辆次违规车辆通过检测,累计通过近10万辆次。在今年1月,一起关联到佛山各地检测站共涉及有31人的腐败窝案也进行了审理,通过违规车辆也过万辆。

依附于汽车年检“捞钱的”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前文提到的郑州案例:即便当前站点检测压力如此巨大,当地政府也没有增加新的机动车年审检测站点。这其中的道理也不复杂,郑州现有的8个机动车检测站,只有1个为政府所有,其收入需要上缴到银行。而其余7个均为私有企业所有,只需按规定缴税。对这些站点来说,总站点越少,相对生意也就越好,以每辆车年检费用一百多元计算,一年下来每个站点的收入都能接近千万。对此,郑州一在车辆年审检测点工作的民警也在采访中透露:“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自然是有门道者得之。而一旦增加检测点,势必就会牵动多个方面的利益。”

除此之外,各个监测点还会有一些小的“创收项目”。郑渊洁曾在2009年写过一篇评论,称其在过去的18年间,每一次年检都会遇到灯光不合格的情况,但每一次都是多花12块钱就可合格。其中有一次,郑渊洁把刚刚调试合格的车又开回检测场,再次验车,结果还是被告知灯光不合格,必须付费继续调试。

高昂的时间成本和检测人员的刁难,也催生了一个崭新的行业“汽车年检中介”,即所谓的“年检黄牛”,这些人往往可以通过关系帮助车主快速通过年检,即便车子本身存在问题。而通过网络简单的搜索“汽车年检”等关键词就能很容易的搜索到数千条中介信息,这些中介代办汽车年检收费一般在三四百元左右,如是改装或其他特殊车辆,收费则根据情况增加。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中介还专门有针对“尾气超标”的办法,并且提供“无车年检”服务。

结果,中国车检不但没解决问题,还引发了车主的强烈反感

一方面,六成车主不满意车检,“提倡废除车检”甚至成了政协委员的提案

车检中车主极差的体验和无处不在的权力寻租使得在一项调查中有高达54 .73%的人对汽车年检感到“非常不满意”。而深圳的政协委员张学虎也在今年两会向深圳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取消私家车强制年检的提案》,认为目前机动车年检制度混乱、年检流于形式,呼吁取消当前的机动车辆年检制度。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故障造成事故和尾气引发的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远未解决

汽车年检让车主怨气沸腾,但本期望通过汽车年检解决的问题依然严重。先看安全方面,2012年,全国因为车辆安全性能问题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超过了6000起,虽然远不及不良驾驶习惯造成的事故。但这6000多起事故中,其中制动不良,制动失效、照明与信号装置失效和爆胎事故占比达到了89%。对比数据还表明,中国的因汽车故障造成事故比例为5%,是并非全国强制车检的美国2.5%数据的一倍。而改善这类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对汽车进行安全检查。

美国的年检标识是印在汽车牌照上的

再看环境方面,虽然油品质量不佳等问题的影响不小,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具体数值学术界还有争议。但根据环保部的数据和《2012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在我国1.9亿机动车保有量中,仍有20.2%的车辆为达不到环保排放标准的“黄标车”,但这些达不到标准汽车污染排放量却占了全部汽车污染物排放的50%以上。而定期检测也是评估这些车的数辆规模,以及改善情况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结语

在中国的交通事故高发和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下,实施车辆年检的必要性其实远比很多国家要高。但繁杂的手续、过场似的的检验和横行的潜规则却使其成为了众多中国车主的“噩梦”。

关键字: 年检、问题
  • 分享:
  •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温馨提示:以上车型配置及报价等信息由经销商提供,仅供购车参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经销商负责,进口车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本站相应文字链接,否则将视为非法转载的网站侵权行为,进口车市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