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这个小棍子掌握方向的
汽车刚刚发明时,大家发现没有 那个方向杆(又叫转向柱)杵在车辆中间直直的。 初期,这样的设计还是可以的不至于太跑偏。 不过后来汽车的速度快了, 这东西就不大实用了。
一是 它会把汽车行驶中产生的剧烈振动传递给驾驶者。那酸爽,现代人是很难体会,那时候轮胎还是木制的,想想是不是都觉得疼?
二是速度快起来之后握着这个小棍棍真的控制不了方向。 所以有墙挡在前面时,只有硬着头皮撞过去。
这一改进确实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于是有人把那小棍棍加长了,根据杠杆原理,再后来,这根棍子,往另一个方向延伸了一下,变得跟自行车把有点像。
但这依旧解决不了啥问题,但还是不实用,前面有墙时还是毫不犹豫的撞过去
当时不少人都在研究汽车的转向问题,有人尝试了马车的转向方法。
有人试着用了飞机的转向杆,当时有个叫德雷克的英国人也在研究。有一天,他一个造船的朋友说“为什么不考虑下轮船转向舵呢”
这可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方向盘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可见跨界自古以来就很重要有木有?
那一年是1896年,灵活方便又省力的方向盘,被安在了新生产的汽车上。
但那时的方向盘也还是直的,而且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操作时还是需要把身子直起来。驾驶者还是无法集中精力往前看。

于是人们继续探索实验,不过任他们绞尽脑汁也依旧没神马卵用。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一年后。那是1897年秋季。在英国考文垂的戴姆勒工厂,维修工人们正在检修车辆,一切看起来和往常一样平静。
但当他们在把一辆车吊起来时, 却发生了意外,车身在空中掉了下来。正好砸在了车子的方向盘和转向柱上。 结果方向盘转向柱就这样被掰弯了。
据说维修工人们很紧张,因为用他们的收入买一辆车需要N年不吃不喝才成。 不过他们并没有受到处罚 相反还得到了奖励。 因为其中一位修理工,在尝试把掰弯的转向柱掰回去的时候发现。这个角度方向盘操作起来容易了许多而且也不阻挡视线了
所以并不是所有发明都是在实验室里实现的,有时候是因为生产事故。后来,被掰弯的转向柱和倾斜式的方向盘成为主流并沿用至今,当然汽车生产商后来又加了好多新玩意。比如多功能方向盘上可以控制空调、音乐、巡航等。